听一位船长讲述海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世界三大文化——农耕文化,航海文化,游牧文化海员虽然是一个小众的职业,但海员承担的航海工作却和全世界绝大多数领域紧密相连,关乎到大部分人的吃穿用。海员也是航海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承接着过去,还引领着未来。古今中外,在各种文明沉浮所昭示的变化中,海员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听历经过35载船舶生活的衣羊船长谈谈航海文化中重要的脉络——海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中国海员——厚重的承载,红色的基因过去:中国海员——厚重的承载,红色的基因说起海员的历史要从我们的航运历史说起。我们的航海事业在宋代元代时期就比较发达,到公元1405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更大的高度,由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产生的。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是传播了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是带出去了我们中华创造出的财富物品,最著名的就是瓷器。郑和延续了海上的丝绸之路,将船队规模发展得比之前大,留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航海文化标志。明朝时期出现海禁,致使我们航海这个层面的发展出现了一点空白。到了1840年,外国侵略者打开中国国门,战争让我们国家陷入殖民和半殖民地社会。由于国门被打开,中国的一些渔民、船民、失去土地的农民等,在官僚买办阶级的介绍之下,逐渐接触到西方的船队,航海文化又开始延续了。当时有很多年轻的渔民、农民或船民走上航海这条道路,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下,他们收入低下,又被地主阶级剥削,比较而言上船有一定经济上的优势。到外国船上工作,尽管工资、地位跟白人水手相差许多,但是他们还是感觉到有收获。另外,这些年轻人走出去之后接受了当时西方文化发展的成果。19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兴起,西方无产阶级思想传播到国内给整个中国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从而有了反帝反封建的做法。推翻帝制以后开始了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非常重视海员队伍的建设。在他的带领之下成立了很多工会。这些工会起到了帮助海员伸张正义、争取权益、改变待遇的作用。20世纪以后,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西方学习革命经验,带回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其实这都是从航海文化上转嫁而来的。海员的外出,得到了外面新鲜的信息。中国革命要想成功,需要借鉴外面先进的思想和做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中国海员是有红色基因的。五四运动前我们中国海员在外国船上有将近十五万的数量。但这十五万人几乎是做着最低等的工作,非常辛苦。并且居住条件恶劣,还要在船东船长拿着的枪支威逼下劳作。正是深受这样的压迫和欺凌,他们感觉到如果海员要走向新生必须依靠自己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不富强,就会受到压迫。所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萌芽在他们中诞生了,他们开始寻求怎样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著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香港海员罢工极为关注,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号召全国工人支援香港海员大罢工。海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第一支工人阶级队伍。并且这次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由此,中国共产党也带领着我们的工人、农民走上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这个阶段就是体现了我们的航海文化在中国农耕文化中嫁接的一个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非常重视海员队伍的建设。他指出如果没有海员,民生基础就无法满足。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就是在航运企业中产生的。现在:海员——职业崇高 需要重视有着红色基因的海员在如今却面临社会地位低下的境遇,这是因为现在我们的航海文化还没有根植到我们的土地上。如果把我们的文化比作一棵大树,农耕文化是根基。把航海的那个枝杈嫁接到这棵树上,好好培养,那么长出来的果实既有农耕文化的底蕴,又有两种文化的结合,进而也能提升航海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大公司把海员队伍实行解体,让他们从有公司的状态变成了个人职业,就好像是从“国家队”变成了“游击队”。海员具有的爱船、爱公司、爱家的心理状态,变成了是借助一个公司到船上工作,借助一个平台赚钱。因为缺少归属感,海员的心也随之涣散了。海员的培养必须要重视起来。英国是航海老国,二战之后特别对海员进行过表彰,把海员当成海军的一部分。然而推行市场经济之后,他们也把海员慢慢减少了,海员的话语权逐渐减弱。1981年马岛战争爆发,由于后期的运输品跟不上战争的消耗,英国开始意识到海洋队伍的建设落后了。英国现在着力培养自己的海员,让海员切身接触海洋,建立航海意识,例如周末英国年轻人都是驾驶着自己的船在海洋里进行示范、航行。英国海员的兴衰历程是我们应该借鉴的。现在,我们一些海员是由内地中西部招来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生活在沿海地带的经历,没有见过海,导致了没有航海的眼界基础,这样即使上过四年的专业课程,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也仍然没有航海的根本意识,即使上了船也容易做不好。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着力培养新生代海员,让他们树立航海意识,跟他们谈航运的理想谈航运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意义,这些是航海的核心。也要引导他们作为做一名海员需具备的素质。拿船长来说,船长肩上的四条杠是有重要意义的,这四条杠分别代表了——prefessional专业skill技能knowledge知识responsibility责任培养新生代海员应该从我们的航海文化开始,再传输现代的航海知识,航海技术。航海文化应该让老船长、轮机长积极去宣传,只要人多了传播的多了,社会群众也会接受,主动参与航海的人也会变多。不参与航海事业的人也可以了解我们的航运我们的航海文化,了解我们的生活和航海航运有很大的关系。未来:世界上只要存在海洋,海员职业是永恒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船”、“无人船”等名词渐渐闯入我们的视线,这让有些海员开始悲观,认为自己以后将无用武之地,会被机器人所替代。但这个世界只要存在海洋,海员职业就会是永恒的。智能船可以推进,但是无人船是一团浮云。军事领域的无人船派出去执行任务,可以不用返回,属于消耗品。但是商船是运输的工具,船舶要确保物尽所用,用到不能用为止,所以无人船不适用于商船领域。另外无人船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能够灵活应变吗?船舶上的设备都是比较庞大的,远超陆地上的大部分设备。举个例子,如果船舶机舱突然发生漏油情况产生海洋污染,船舶上配备的机器人可以将船舶上的管系切割一段再接上去吗?船上的情况很多是突发的、临时的,人有智慧,有方法,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去协调。而机器人的程序是设定的,不足以应对突发的状况。并且在一条庞大的船上装备过多的机器人,成本要远超雇佣海员。再从无人船需要卫星控制的技术角度考虑,不具备先进技术的小国使用无人船将会增加很大的成本。还有海盗等相关的因素,谁会敢把无人船开到亚丁湾呢?资本家又怎么会放心把庞大的资产用无人船进行运输?智能船是可以推进的,以高科技手段结合人力,使人工体力劳力降低。但是这仍然存在问题,打个比方,一艘大型船舶有400米长,60米宽,60米高,甲板面积是三个半足球场,这么大一个空间,如果实行了智能船,船上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配员,只需11个人就可以满足船舶出航。这11个人分布在这么大的船上,并且又是在海洋上航行,在远离陆地空旷的空间,作为社会属性的人,他们的心理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心理有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现在海员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智能船的推广也会受到阻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