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手到船长,从船上到岸基,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特运”)高级船长蔡连财的人生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在海洋特种运输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低成本、更安全、更稳妥地把货物运回来、送出去。”蔡连财说。
从业30多年,正值中国航运业的空前发展之时,蔡连财和他的团队一起规划并构建起国际航运市场上“中国因素”的高速发展,对中国航运特种运输领域产生深刻而绵长的影响。9月26日,蔡连财入选第七届“南粤工匠”名单。
向海而生,从水手到船长
“课本上美丽的西沙群岛深深地吸引着我,偶尔我也会骑自行车去离家十几公里外的地方看海。”少年时,蔡连财就对海洋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海洋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高考后,蔡连财进入集美航海学院学习,开启对航海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1991年大学毕业后,蔡连财上船成为一名水手。航海生活十分艰辛,但对于心有追求的蔡连财而言,却“十分充实而美好”。工余时间,他学习英语和电脑操作,“那时,我们的航海技术和欧洲差距还很大,想要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熟练的英语和电脑技能少不了。”
蔡连财求知若渴。2001年,他自费购买台式组装电脑带上船,通过自学,先后开发出恒向线计算、测天定位计算等一系列航海专用小软件。2006年,蔡连财应用VB语言,成功开发出半潜船滑装大型平台实时通讯软件CAI-LINK,这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半潜船滑装作业的工作效率。
经历过杂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半潜船,从实习生、水手、三副、二副、大副,2007年,蔡连财成长为船长。16年航海生涯,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也见证着世界的变化。
2014年11月,重吊船首次吊装体积超过1.6万立方米的渡轮,该渡轮为一艘双体双层渡轮,全铝合金材质,载客量2000人,在广州番禺建造,出口巴西里约为奥运会服务。蔡连财担任现场总指挥,迎面而来的不是掌声而是质疑:“不相信他能装上去”“安全风险不可控”……
“我无意冒险,但确实完成了一个逼近稳性极限的半潜船装载纪录。”2017年10月,半潜船在巴西装载2座老旧半潜式平台。由于平台实际重量大大超过货主申报的重量,船舶稳性接近安全极限值。船员普遍认为,航行风险很大。根据经验和技术分析,蔡连财和团队判断:安全是可控的!但船员仍有很深的疑虑。为此,蔡连财专程飞赴巴西,在现场与船员一起优化压载方案,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当船舶稳稳地停靠在目的地港口,全船人都激动万分。
“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装载方案,要有‘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这是蔡连财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向海而兴,让重大件扬帆出海
为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2011年6月,亚洲首个由船东组建的货运技术中心在中远海运特运成立,主要负责制定特种船运输方案,蔡连财担任技术中心负责人。
“深感压力!”蔡连财表示,“我也知道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彼时,他的儿子也刚进入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蔡连财和儿子“同频”,提前2小时上班,还坚持晚饭后从家返回公司继续工作。他笑言:“与孩子一起迎接大考。”
2014年,蔡连财的儿子考上华南理工大学,攻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蔡连财也交出一份份满分答卷:在质疑声中漂亮地完成“奥运”渡轮的装载;在海上平台的动态定位浮托安装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创造该细分市场行业首例、施工速度最快、安装平台重量最重等多项世界纪录;主导完成“船吊操作模拟培训系统”和“吊装倾角实时显示系统”等多型智能设备的研制,为产业发展培育工匠人才、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纸浆进口国,海运需求旺盛。为此,中远海运特运先后定造60余艘多用途纸浆船。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逐年增长,然而,专业汽车船运力不足而导致压港。面对港口黑压压一片的小汽车,中远海运特运从中看到了机会:如何提高纸浆船运输效益?如何运用纸浆船多层叠装运输汽车?
很快,蔡连财有了“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的设想,“需要时,展开可装载汽车;不用时可折叠起来,还不占用空间”,他把这个科研项目列入自己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年度重要课题。2022年开春,蔡连财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攻关,分析理论,设计框架,选取材料,现场试验……同年8月18日,取名“48英尺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正式亮相,载运2300多辆商品车的纸浆船在江苏太仓港扬帆启航,开创了“归来纸浆船,出载国产车”的先河。这也是蔡连财和团队最得意的一项创新。
船员帮 帮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