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是2018年时,考虑出海的。当时他还在船厂工作,和他的专业比较对口,工作比较辛苦,尤其是夏天,30几度的高温还在拉线,总觉得会中暑,关键钱还不怎么高。结结巴巴够家庭开支的。
我这个怎么说呢,随大流的说法,就是不思进取吧。我觉得我们还年轻,只要有手有脚,肯干,上天一定会赏我们饭吃。我最简单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18年底我们的二女儿出生,生活开支增加,他就考虑着出海了。虽然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也是一份工作,可这工作的风险性相比陆地上还是挺大的。船航行在大海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也许一个浪打过来,直接能从床上掉下来。刚开始一出海就要9 个月打底,当中只有靠港的时候,才能视频。国际航的话,半个月在海上飘都没信号,这种枯燥的生活不是只看看大海听听海鸥的歌声就能解决的。
我问:“你想好了?”
他说:“嗯。”
19年3月去泉州学习3个月,费用1万多。当时小女儿才两个多月。这三个月中,我自己因为抵抗力出水痘,比较严重型的。好了之后,两个多月的小女儿出水痘。这期间我和老公还可以视频通话,但因为水痘,我觉得我的生活应该是最艰难的时刻了。
19年8月出海时期,本来是6个月的实习期。刚开始上船很不适应,晕船,吐。至于到什么程度,有多难受,他没和我讲。但就想想晕车吧,那滋味都不好受,何况还是船上。起初到别的国家,还可以下地。6个月实习期满了之后,本以为可以下船了,谁能想到疫情在武汉爆发了,当时全国上下都很紧张,也没有经验。被迫滞留船上直到9月份才下船回家。实习期间工资是600美金,由于当时新冠刚开始,制度还不完善,即便实习期满了,也还是600美金。本来就有点想回家,再有就是后面的工资不尽人意,内心多少有点起伏。
老公刚上船期间,因为不能随时随地联系,我有点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大概两个星期左右。后面他实习期满,特别希望可以马上回来,但因为疫情也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那种感觉很磨人。在他出海期间,我看书,带娃,养花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2020年9月份回到家。回家之后的一段时间,婆婆重病。2021年3月,婆婆救治无效走了。走的时候50岁多一点。我们的生活,从情感上到生活上都面临一次重新洗牌。
我问:“还出海么?”
他说:“你说呢?”
2021年5月份第二次出海,2022年4月份回家,又遇上疫情在全国遍地开花。我们居家隔离14天,28天动态监测。生活都很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船员帮 帮船员